股票怎么申请杠杆 从草原到“舌尖” 牛肉消费迈入“鲜”时代
近年来,随着国人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,牛肉消费持续稳步增长。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分会数据显示,2024年,我国牛肉产量779万吨,与2020年相比增加107万吨,增长16%;牛肉表观需求总量1066万吨,与2020年相比增加182万吨,增长21%,人均量达到7.6千克,较2020年增加1.3千克。
消费升级引领鲜牛肉新风尚
值得一提的是,总量增长的同时,消费者对牛肉品类和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。与过去以冷鲜、冷冻肉为主不同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新鲜、优质的牛肉产品,对中高端热鲜牛肉的需求激增。鲜牛肉产业整体步入高速发展期,成为肉类消费新的增长点。
“鲜牛肉消费的兴起,本质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。鲜牛肉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自古以来便深受国人喜爱。”近日,中国农业大学教授、中国肉牛营养专家、国产花牛肉奠基人曹兵海在中国鲜牛肉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,然而,近代以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受西方集中供应模式影响,冷冻肉逐渐成为市场主流。如今,鲜牛肉的再度兴起,不仅是对传统饮食方式的回归,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。
科技创新赋能鲜牛肉产业升级
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所长、研究员谈永松表示,近年来,随着牛肉消费进入“鲜”时代,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。国家大力倡导“无抗(生素)”鲜牛肉,推动构建集绿色养殖、饲料营养、环境控制、无抗监测及质量追溯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链,以此树立7000亿牛肉市场的品质底线。
“鲜牛肉产业的发展正面临诸多机遇与有利条件。政策环境持续优化,政府不断推动畜牧业向现代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,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养殖端效率,还能有效保障牛肉品质与供应稳定性。”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分会秘书长刘金焕表示,同时,先进的排酸工艺、冷链物流技术等技术革新,解决了鲜牛肉保鲜与运输的难题,使企业能够扩大销售半径,触达更广泛的消费市场。
在刘金焕看来,消费升级也正催生多元化的市场需求,消费者对牛肉制品的种类、口味、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,这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,为拓展业务领域、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然而,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指出,高品质鲜牛肉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,也面临标准化、品牌化等挑战。比如,上游养殖受饲料价格波动、环保要求提高及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;屠宰、物流环节需严格的品质监控体系与标准化操作流程;传统牛肉加工企业与新兴品牌竞争激烈,需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。
全产业链模式助力鲜牛肉产业高质量发展
针对鲜牛肉产业未来发展方向,刘强德提出三点建议:加强科普宣传,推广鲜牛肉的营养健康和美食文化;技术赋能,保障鲜牛肉的食品安全;制定基于鲜牛肉烹饪的牛肉分割分级标准,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产销矛盾一直是困扰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。内蒙古肉牛产业协会会长李杰表示,鲜牛肉产业要抓住机遇,产业链各方就应打破传统思维定式,构建紧密的产业共同体,通过建立上下游联动的有效机制,实现各环节的深度融合与高效配合。此外,主管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鲜牛肉分级标准,规范市场秩序,提升消费者对国产牛肉的认知度与信任度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作为坚持“从牧场到餐桌”全链路把控的鲜牛肉火锅品牌,左庭右院将36万亩的天然牧场选址于内蒙古锡林郭勒乌拉盖草原,这里水草丰美、生态纯净,是肉牛生长的理想家园。深耕草原养殖多年,左庭右院目前已构建起涵盖“自家牧场、自家养牛、自家屠场、自家物流”的鲜牛肉全产业链闭环体系,并推出“无抗”鲜牛肉新品。自2015年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以来,现已覆盖全国13个城市,拥有超过150家直营店,年服务顾客量突破6000万人次。
“我们意识到,仅聚焦餐饮这一产业链终端,难以充分把握鲜牛肉产业的蓬勃发展机遇。在过去十年间,左庭右院始终立足消费端真实需求,反向引导并规范养殖、加工等产业链上游环节。”中国饭店协会火锅专委会副理事长、左庭右院鲜牛肉火锅创始人郑坚表示,通过掌控全产业链,确保了消费端产品品质与安全,推动了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。全产业链模式使得层层把控成为现实,全程溯源的管理体系更让“无抗”认证得以切实落地。
内蒙古贺斯格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表示,在产业上下游合作方面,牧场严格按照左庭右院等合作企业提出的规格标准,采用天然放牧与有机饲养相结合的方式,大幅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,从而确保畜产品的绿色健康,使产品质量能够精准匹配并满足下游消费端的真实需求。
谈永松表示,近年来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紧跟产业发展趋势,积极在养殖技术、安全保障、物流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加大创新研发力度,通过转化应用一系列科技成果股票怎么申请杠杆,为鲜牛肉产业的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,助力产业持续壮大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)